一、目的:
自古中國以長城分界了華夏與塞外,在歷史洪流中始終以萬里長城為主軸,長城內外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與風貌,塞外風光、宗教、文化生活方式對我們而言是既遙遠又熟悉,「長城」這人類史上偉大的建築,從秦代至明代走過了中國發展史,也令多少征人、遊子魂斷,騷人墨客觸景情深,無數雋永的史詩傳誦著千百年,大漠有太多令人的憧憬,一曲滿江紅-岳武穆踏破賀蘭山又是多麼豪情壯志,故本次考察將以塞外漠北為地點,一窺其風土文化及政經發展,茲將所見略述於后。
二、過程:
(1) 塞上江南-魚米之鄉-寧夏-銀川有著濃郁充滿伊
斯蘭民族特色古城,穆斯林文化主導著回教信仰,人
們的生活在豐厚的西夏文化遺跡中,這城市散發著誘
人的塞上風光及多彩的風土民情,千里黃河蘊育五千
年中華文明,跨越黃河大橋盡覽「河套」不禁令人心
情澎湃,沙湖的萬畝水域、千畝沙丘、蘆葦、荷池讓
人驚艷其生態的豐富,涇地博物館以沙湖之葦、鳥、
水、沙串起人與土地的和諧對話。
(2) 自古以來對於邊疆西夏文化始終令人好奇,今目睹"
西夏王陵"在滿是黃土的賀蘭山襯托中顯得十分壯
觀,毫無疑問"西夏博物館"薈萃昔日西夏王國的歷
史。
(3) 河套平原是塞外最重要的農業生產區,這裡有甜美的
葡萄,"志輝源石酒莊建築"融入了在地及漢民族特色
成為觀光重要景點。
(4) 在寧夏地區近年由於水利建設的開發,使得此地的農
業極為發達,日夜溫差的極端更令當地的水果饒富盛
名,枸杞、紅棗等更是口碑千里,回教文化更以具體
的建築形貌彰顯,寧夏回族自治區值得以朝聖心境拜
訪之。
(5) 在漠北有高原、有沙漠、有河流,走趟須彌山的石窟
彷彿看到北魏孝文帝時期文化的包容及多元,面對著
北魏、北周隋唐時期絲路文化讓我們更貼近歷史。
(6) 黃河九曲形成絕美的地質景觀,在黃河上體會著五千
年的傳承,也向世人訴說著黃河母親的深厚積澱,此
刻心境更是一種沉緬與感動。
三、心得及建議
本次考察不僅親自體會古老悠久的黃河文明,踏訪許多賞心悅目的名山大川,走進寧夏造訪千年歷史如昨,東方金字塔-西夏王陵風景秀麗的中衛沙坡頭、浩瀚如海的平羅沙湖、中國最大的喇嘛式建築群、青銅峽18塔,這些壯觀的景象及旖旎風光讓人讚嘆的漠北塞外風光,本鄉有昔日開發歷史的光彩,也有先民留存的老聚落、美麗的田園風光,母親河大坪溪的流貫,天時、地利或許今後以我們既有的地理條件及人文環境打造浪漫台三線是我們的願景。
最後更新日期: 2019-04-26